2009年9月2日

水永遠會記得回家的路 - Water will always find its way home - Part III

(攝影‧文字/陳建仲)

我走下河床中,戰戰兢兢,很擔心上游堰塞湖突然潰堤,卻在回首見到突兀的景像,頹圮傾倒的房屋,襯在美麗的藍天白雲中,最美的天空卻經歷最狂的水,自然的深奧,讓人望而生畏。

上一次的海棠颱風也曾重創嘉蘭部落,衝垮十幾戶房舍,因此這次居民已學到教訓,在溪水暴漲前,都已緊急收拾家當撤離,也因此慶幸部落並沒有太多傷亡,但被水沖走衝倒的房子,卻是很多人一生的心血,只能流著淚看它潰堤。

當地耆老說,太麻里溪在日據時代河面有150米寬,這是百年來自然界所定下的寬度,但數十年來因過度得開發,變更許多河床地,讓河道整整縮小成50米,也加高堤防去改變河川的流向,變成迂迴的河路。這次的風災,從山上滾降的大水把所有變更的河道一次摧毀,還原成最古老時期,原始河道寬度與路徑。耆老說:「水永遠會記得回家的路,它要收回長期被人類霸佔的東西。」

進入收容災民的介達國小時,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,是音樂人胡德夫,短暫的攀談後才知道,他家也在這次風災中被沖走,這次的風災比上次海棠颱風更慘烈,他對於政府整治河川的無能,有著滿肚子的苦水,但生性堅毅的他,反而安慰起同村受災的親友。

宗教團體總是搶先政府一部,第一時間就進駐災區之中,慈濟、教會都給災民帶來許多的物資,並撫慰許多受傷的人心。

對於慈濟人的情操讓人深深感佩,他們自我的犧牲,無私的奉獻,永遠是第一個抵達災難現場。只是,在災變的剎那,救人是當下最急迫的事,心靈重建卻是長遠的工程,當愛心成為一個至高的目的時,也讓很多人性會蒙蔽在愛心之中。

沒有留言: